浙江大学•第十二期城阳区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高级研修班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浙江大学•第十二期城阳区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高级研修班(第三期)

向下

浙江大学•第十二期城阳区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高级研修班(第三期) Empty 浙江大学•第十二期城阳区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高级研修班(第三期)

帖子  Admin 周日 23 五月 2010, 11:59

浙江大学•第十二期城阳区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高级研修班
简 报

第三期
———————————————————————————————————

目 录

◆关于海宁皮革产业发展经验的几点认识
◆简讯







关于海宁皮革产业发展经验的几点认识

5月17日,城阳区第十二期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高级研修班全体学员参观考察了海宁中国皮革城。海宁中国皮革城是中国皮革界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最具竞争力优势的专业市场,全国皮革业龙头市场,全国皮革服装、裘皮服装、毛皮服装、皮具箱包、皮毛、皮革的集散中心,也是皮革价格信息、市场行情、流行趋势的发布中心。海宁中国皮革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推动海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发展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依托产业优势发展专业市场
海宁皮革业发端可追溯到1926年。当时人们在棚户里,利用水缸、棍子等简陋的生产工具,用盐酸硝皮法硝制皮革。到解放前,在海宁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皮革作坊。1956年,众多的皮革小作坊公私合营,建立了地方国营海宁制革厂,1998年底,该厂转制为民企。
在海宁制革厂发展中,为海宁皮革产业培养、储备了一大批技术人员与骨干。上世纪80年代,海宁制革厂的职工纷纷出来办厂,从不产皮的海宁,因为掌握了皮业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制革技术,而在与其他地区的竞争中占到了先机。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这一时期创办起来小型皮革厂大约有20多家。正是这看似规模不大、知名度不高的20多家小皮革厂,为皮革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2年,海宁全市镇办、村办和个私办皮革企业达到了200家,海宁市委、市政府决定将皮革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培育。既鼓励公有制性质的集体和乡镇企业发展,也允许个体私营企业创办皮件厂,从而在全市迅速形成了大力发展皮革产业的氛围。1994年,海宁建成国内第一家大规模配置皮革产业资源的专业市场——海宁中国皮革城。皮革业的兴起是皮革城建立的根本原因和动力,皮革城的建立又大大提升了区域品牌的知名度,进一步推动了当地皮革产业的发展。
二、始终先行一步保持在全国同行业的龙头地位
从全国来看,东北的佟二堡、河北的辛集与海宁在皮革业发展初期的情况基本相同,都有传统产业优势支撑,并且从原材料采购和消费市场的角度看,海宁有许多先天不足,但海宁皮革城却始终成为该行业的领跑者,主要得益于海宁领先一步的发展思路。
(一)率先建设大规模专业市场。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浙江率先发展“前店后厂”或“就地办市场”的产销方式,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等民营经济,培育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市场主体,海宁皮革经济与其他产业一样得以迅速发展。但这种模式在其他皮革产地也很快被复制,海宁皮革经济并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为此,海宁市政府顺应产业发展对市场的要求,决定兴建皮革城。皮革城的建成放大了海宁皮革产业的影响力,使海宁皮革产业一举走在全国前列。
(二)率先走出国门。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海宁皮革产品完成在全国市场的布局后,来自国内其他地区的竞争日趋激烈。经历了1995年、1996年前后的皮衣“牛市”后,1998开始,中国皮衣一度跌入低谷,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低收入群体的穿着,海宁皮衣品牌遭遇霜冻期。面对困局海宁皮革业很快将目光移向了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从1996年开始,海宁皮老板在当时日用消费品匮乏的俄罗斯及东欧市场,赚取了远远高于国内市场的巨额利润。
(三)率先调整结构。进入俄罗斯市场几年后,当全国其他地区皮革产品凭借量大价廉的优势,大量出口俄罗斯时,海宁已将皮革的应用从服装为主向家具、汽车用革、皮革包袋方向拓展。 近几年,出口导向型的海宁皮革经历了脱胎换骨式的结构调整,出口市场从俄罗斯转向北美、欧洲,告别了在俄罗斯的量贩式销售模式。以前靠“一件皮衣打天下”的海宁皮革产业,而今已是集皮革沙发、皮革服装、制革、皮革制品于一身,远远走在了其他地区的前列。近年来,在“时尚化、品牌化”战略的促进下,新一轮调整又悄然开始。
三、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产品质量和企业综合实力
海宁皮革品牌战略是从为别人贴牌加工开始的。从2000年开始,海宁一批皮衣企业开始为国内几家著名服装企业做贴牌加工,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贴牌加工很快在海宁流行开来。2002年起,部分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开始为国外著名服装品牌企业做贴牌加工,目前,法国鳄鱼、香港鳄鱼、法国的丹尼尔、西班牙特拉斯等多家品牌企业在海宁都有贴牌加工业务。
在贴牌加工的过程中,经过多年的发展,海宁皮革产业从“来样订货”发展到“看样下单”,设计能力、工艺水平、管理流程已经和国际皮革时尚潮流基本同步。在此基础上,部分企业明确将“中国制造”提升为“中国创造”作为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在设计研发人员引进与培养上下功夫,以不断加强产品设计的原创能力。目前雪豹、格莱美、耐特利尔、顾家皮具、贝朗等多家企业已经成为国内知名品牌,“全方位打造品牌体系”,努力培育中国皮革业国际名牌已经成为这些企业的共识。
四、政府支持是产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早在1992年,海宁全市皮革企业达到了200家,海宁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将皮革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培育,从政策、用地、资金等方面给予全面支持。
1997年,市委、市政府成立专门市场管理机构,负责市场管理与经营,引导市场和产业健康发展。1999年海宁市委、市政府在市区西北部创建海宁中国皮都科技工业园。2002年,在政府支持下皮革城投资2亿元人民币,组建了30万平方米集生产加工、设计开发、产品展示、外贸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海宁中国皮革城出口加工区。2005年,为解决市场发展空间问题,海宁市政府对皮革城实施异地搬迁,新城建筑面积16万平方,营业面积为原皮革城的三倍之多。2007年皮革城二期工程鞋业市场与中国牛仔城开业,总建筑面积达到了26万平方米,市场面积达40多万平方米的。2008年8月,皮革城三期工程开工,目前销售部分已投产,租赁部分将在今年年内全部投产。2010年1月,海宁皮城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正是由于当地政府对海宁皮革产业与皮革城的持续扶持,才使企业与市场经营者对海宁皮革产业与市场充满了信心,并以超乎想象的魄力在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竞争中激流勇进。
总之,依托产业优势、始终先行一步、实施品牌战略、持续政府支持是海宁皮革产业发展壮大的诸多经验的一部分,这些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祁照勋)

简讯:5月17日上午,城阳区第十二期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高级研修班全体学员,在临时党支部和班委会的组织下,来到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嘉兴南湖,重温党的革命历史,瞻仰革命先驱奋斗历程,接受党的再教育。期间,学员们参观了南湖革命纪念馆,通过专人讲解、观看实物、个人浏览“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为什么在嘉兴召开”、“为什么将会议地点选在船上”等内容,从内心深处对党的宗旨、肩负的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活动结束后,学员们一致表示受到很大教育和启发,一定要用实际行动,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倍加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聚静会神搞好学习,圆满完成学习培训任务。(杨世君)

Admin
Admin

帖子数 : 25
注册日期 : 10-05-19

http://zdyxb.yahubb.biz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